粗放型外貿出口形勢下的翻譯公司地位亟需改變
發布時間:2020-04-14 08:38:54
|
閱讀量:2020-04-14
翻譯公司的地位為什么尷尬?答:因為不重要。翻譯(尤其筆譯)環節在國內所有行業的產品質量矩陣中的地位一直很尷尬,基本屬于錦上添花或白饒的性質。
即便是體巨大的出口型企業(包括不少央企) , 從服裝、日用品到通訊、 電子產品再到重型車輛、軍工設備,各個行業的各類產品雖然遠銷海外,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產品受青睞的原因并非是技術精尖、設計超前或經久耐用,而是因為人家圖便宜一-直到天 ,價格低依然是「中國制造的核心競爭力。
因為巨大的人口紅利一美遮百丑,大連翻譯公司才被邊緣化,現在,粗放型的經濟結構徹底被顛覆,疫情結束后,我們的出口形勢如此嚴峻,還這么搞?恐怕不行,大連信雅達翻譯有限公司告訴你,中國質造的大形勢下,產品說明的翻譯,你不認真都不行,以前是哪塊云彩都帶雨,現在是不知道到底哪塊云彩才帶雨,疏忽了任何一個環節,就會影響到產品的銷路。更何況是產品說明書等的翻譯呢?
這個因素經過逐級傳導之后,就使得在「境外客戶-國內企業、國內企業翻譯公司、翻譯公司-譯者」這三重關系當中,真正影響甲乙雙方今后業務往來的,往往并非是后者向前者交付的產品與服務本身的質量,而是后者向前者報的價格。具體看其中的翻譯事務,其影響更 是微乎其微,做得好不給加錢,做不好也不影響生意。
畢竟,作為海外采購方,花最少錢便能夠為某個現實存在的問題找到一個可行方案, 在此前提下,容忍一-本錯誤頻出乃至惹人發笑的《產品使用說明》或《技術維護手冊》當真不算個事兒。大不了,待到交割前后再通過專業譯員與中方技術部門深度對接- -次 (況且這幾乎是例行的) , 然后加.印一-批便是。
而作為翻譯公司, -邊向兼職譯者承諾「老師,甲方反饋回來的關于稿件翻譯質量的意見,我們會第一時間傳達給您,請您進行修改的。」-邊向客戶請求 「x主任,貴司的外方客戶對稿件翻譯質量有任何反饋意見,都請您及時告知,我們這邊審校老師和譯員隨時待命。」
然而,之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石沉大海 ,三重關系里的甲方們都不曾就翻譯質量給乙方們回饋,勝意卻都做成了。So , who cares ?說不定完全沒問題呢?哦呵呵呵
興許過了小半年,甲方后勤部的某小經理在派稿件時,忽然想起上次母公司差遣技術人員赴東歐或非洲去跟外方溝通勘誤的事,心下有些小不痛快,自己平日里最看不順眼的那個sb居然也跟著去協調了,回來還給妹子們帶了禮物....于是陰陽怪氣地敲打了翻譯公司幾句。
翻譯公司的小項目經理也緊跟著在分稿時把牢騷貫徹給譯者:「老師 ,之前譯的那個稿子客戶那邊說質量不過關啊,外方也很不滿意啊,后來沖我們老總發了好大脾氣呢,但是好在我們給積極補救了,所以這次就不扣您譯費了, 今天這個稿子您可得用心啊。」
16:32:13
譯者揣著明白:「啊 ?質量有問題嗎?哎呀,那你們怎么不跟我說呢?不是講好了要及時溝通、及時反饋的嗎?你告訴我了,我這邊才能修改不是?總是麻煩你們公司的高級審校老師,多不好意思。但是既然我都不知情,這扣費什么..從何說起啊?」
.....事,老師,都過去了,今次的稿子請您一定認真對待呀。 」
「那是當然,我一向認真的嘛。」
正是因為翻譯在商業環節中太不重要,于是參與各方普遍地不在乎和不講究,最終,結果又反過來輕賤過程。國內應用類文本翻譯的現狀大體如是,毅種循環。
書稿翻譯的情況其實稍好一些,畢竟對書籍而言,產品就是文字本身而非紙張,因此對語言轉化的要求更高、翻譯質量也更受重視,但也主要是集中在對暢銷書以及專業性高的書籍的翻譯上。其他還有大量應付出版任務的外譯中,以及響應文化輸出戰略的中譯外。-本書由數名乃至數十名能力參差不齊、語言風格千奇百怪、被爭取署名權吊著胃口、白菜價的譯者分工,最后由小項目經理苦逼地給攢到一起。
大連信雅達翻譯公司深感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