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成交量背后的邏輯看不到但要知道
發布時間:2020-05-01 02:01:55
|
閱讀量:2020-05-01
多數翻譯公司每天忙忙碌碌,雖然投入了很多,但轉化率并不高,很多時候,搞錯了方向,越努力,反而里成功越遠,翻譯公司在忙于推廣的同時,應懂得如下的深層次邏輯。
A公司,熟人介紹。A公司和我們同事之前合作過,當我們需要合作方的時候,同事就推薦過來了。新的公司一開始有客戶了,要維持好客戶的關系,因為他們將來會幫你介紹新客戶。但后來這家公司有幾次不靠譜,翻譯稿到期了跟我們說還沒翻譯,給我們退回來,給我們造成很大時間損失。另外,逐字式的對照翻譯,非常僵硬、機械,割裂了句子間的前后、因果聯系,看似努力,但是實際上與機械翻譯、軟件翻譯并無二致。必須拋棄,已經不和他們合作了。
B公司,電話拜訪。自我推銷,B公司老板直接打電話過來推銷自己,當時我們不需要另外一家翻譯公司,B公司的代表加了我QQ,逢年過節給我發個祝福。這種感覺就像是公司挖人,你和你老東家不愉快時,可以找我們,我們讓你愉快。直到后來A公司出現以上這些問題,我們開始和B合作。B公司是專門翻譯我們這個行業的,而且譯稿要檢查兩遍再發給我們,如果不能按我們的時間發給我們,他們會拒絕接這個任務,文采也好,可以在梳理好原稿的基礎上進行翻譯,雖是家小公司,處理翻譯量有限,但我們就不得不找大連信雅達翻譯有限公司。
C公司,網絡宣傳。C公司搜索引擎優化做的好(SEO很重要,競價排名不算)。我當時搜“大連翻譯公司”這個關鍵字,C公司排名很靠前,就選擇了和他們合作。他們專職譯員多,即使很大的翻譯量,也能幾天內翻完回來。但質量很爛,不檢查,我們還要自己核對。格式與排版一塌糊涂,我們還要附加上二次勞動才能變成成品。幾乎給自己找了個“爹”。
聽我介紹了這幾家后,如果你需要翻譯公司時你會選擇誰。我會選跟大連信雅達翻譯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因為,跟他們合作我投入的精力最小、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