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
大連信雅達翻譯公司在和業(yè)內同行交流時,往往聽到這樣的抱怨:我們兢兢業(yè)業(yè)翻譯的,還趕不上人家雇兩個高中生坐電腦前,用在線翻譯。
當初我也覺得有道理,也曾贊同這種說法。
但是實際上,就如同一種說法,為什么由廚師開的飯店往往容易倒閉?答案是,廚師再專注于廚藝,但是實際上飯店經(jīng)營還有很多其他的方面。
翻譯公司的經(jīng)營也是如此,翻譯的真相是:以滿足于社會的平均需求為目標。用這幾天流行的奧運會梗就是:只叫你模仿,誰叫你超越?
這里我們并不是否定翻譯的精準和精益求精,而是從以下幾個維度看待這個問題:
1.翻譯目的和翻譯用途的統(tǒng)一:
比如證件翻譯,不翻譯錯名稱,證號,有效期等幾個要素即可,如果再次基礎上再去潤色的話,無異議畫蛇添足。一份合同翻譯也是如此:體現(xiàn)合同雙方、金額等要素就是翻譯的目的。
2.整個快餐節(jié)奏下的翻譯需求也是快餐式的,你做的再精美,也只能按社會平均價格銷售。你多付出的社會勞動轉換不成價值,所以這樣經(jīng)營翻譯公司注定是要失敗的。
真相3:翻譯公司的價值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資質上,所以維持、提升這個翻譯資質是首要的,是高于一切的,當然,這里我們不接受“可以隨便翻譯’的抬杠式質疑。
真相4:情懷式翻譯應該向市場尋租,翻譯誠然需要很高的技藝,但是這種高超的技藝首要的是需要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