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是一種謀生手段,但是當翻譯墮落到練基本功都舍棄掉的時候,則業界回會最終講你流放、逐出這個圈子,就是所謂的滄海橫流,更需守住本色。大連信雅達翻譯公司和大家探討一下翻譯界的內部話題:
1. 要能從根本形式上區分中英文的地道表達方式
我跟很多的翻譯公司以及公司里面的審校和不同地區的譯員都有過接觸,我總結的一點就是,大部分的這類人群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兩種語言的表達習慣和形式!之前有遇到一個翻譯公司的老板將我的翻譯與另外一位照搬中文形式進行英文翻譯(或者我叫這種譯法為“覆蓋式譯法”),譯文沒有任何英語語言風格可言,中國人自己讀起來感覺好地道啊,素不知在老外的眼里,這種譯法太過單調、太過死板、太過中式!我們不管翻譯什么行業的文章,都不能太死扣原文形式了,我們應該在確保達到最早提出的信、達、雅的基礎上,廣發發散思維,多方吸納正確譯法,為客戶負責地提供專業的翻譯,或者說是領域性的、本地化的、技術化的翻譯!
大家在閱讀英文文章的時候,尤其是新聞類文章的時候,肯定有發現過,他一個句子的主、謂、賓、狀語成分并不是完完全全像我們讀書時代老師傳授或書本告解的方式表達的,有時你會覺得他們的表達方式很生硬,不流暢,甚至覺得這個會不會是一個不地道的英語國家人士撰寫的報道呢?其實不然,你在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已經在犯傻了,因為你也在自我嘲笑,反而還自我感覺良好!
一句話,不要太古板了,翻譯是靈活的,做人也一樣!

2.不要想著做一個翻譯的多能工
說到翻譯的多能工,我相信每個翻譯都一樣,當然,我曾經也是其中的一員!不可否認,在利益、稿費的驅使下,我們必須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全面的、多領域性的翻譯,在接翻譯公司稿件的時候只要是大概能翻譯的,都想要把這個活給攬下來,然后結合網絡搜索,搜羅不同的結果和版本進行篩選,將這個文章給翻譯出來(或者我叫這種譯法是“拼湊式譯法”)。結果呢?這確實會是一篇專業的、合格的譯文嗎?我要說的是,除非你就是這個技術領域的,或者你有過很透徹的了解或初步的涉入,否則,你不可能真正地能把這個原文翻譯的地道!
翻譯的多能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相信這個詞不是一個褒義詞吧!翻譯的多能工,換句話說,就是門門懂,樣樣松!每個領域都知道點皮毛,但要造出純粹的優質譯文似乎就不行了!這樣不僅不敢讓別的翻譯公司找你,更難在這個職業生涯中活的自在!
3. 翻譯不是文字轉換的游戲,而是對知識的詮釋
這個基本點算是基于第二點而做的一個升級理解。翻譯的多能工的典型做法就是進行文字轉換,具體要專到某個領域時就無法做正確詮釋了,這種譯法我就暫時將他定義為“換湯式譯法”,典型的換湯不換藥,忽悠人的伎倆而已!
所以,我建議咱們的譯員一定要是某個行業的從業者,然后再進行語言功底的加強和鞏固,將專業和語言技巧無縫地接合!還有就是,我是非常支持未來的高中生報考志愿時最好不要將語言這種非專業性的專業作為自己的目標,強烈建議選擇自己喜歡的其他技術類專業,然后修學英語,多多學習該技術專業相關的英文資料,尋找中英文的互通性和靈活性,做一個游刃有余的English Sp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