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hat”學習單詞理解
發布時間:2020-07-11 01:40:38
|
閱讀量:2020-07-11
無論是在翻譯過程中,還是在學習、記憶單詞的過程中,我們都需要真正理解一個單詞的含義,只有真正理解了其含義,才能將其變為自己的一部分,做到在使用的時候收發由心,遣詞造句,信手拈來,真正變成一個翻譯家。
英語單詞和漢語一樣,都有多個含義,比如我們漢語的本意、引申義等。外語也同樣。但是如果將這些外延的含義和單詞的基本意思分離、割裂開來進行記憶的話,不僅不利于記憶,更會因為沒有掌握詞匯含義的精髓,而無法真正理解單詞,更不要說運用了。同時大大加大學習者的負擔,降低學習興趣。
其實單詞的含義千千萬,萬變不離其宗,只要靈活記住及基本含義即可,其他的外延含義都可以納入其本意中,這樣,學習量會大大降低,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也會大幅提升。
今天就由大連翻譯公司,從英語單詞“what”兩種基本用法入手,學會合二為一,靈活運用。
從學生時代開始,對于what,老師和教材都分開這樣教授我們:
①疑問代詞 意思是“什么”
②統領感嘆句(比如,what a beautiful girl!)
老師也好,教材也好這樣做的目的是將這個單詞分解給我們記憶,降低我們的理解難度,殊不知同時增加了我們的記憶負擔,所以當我們長大后,需要將二者再融合起來,以達到體系化學習的目的。
下面我們來看,無疑“什么”才是’what‘的基本含義,那么使用在感嘆句中的意思和其基本意思有什么關聯呢?
讓我們來看其共性:
What(什么),a這是一個疑問代詞,既然是疑問,就意味著不解與吃驚。這才是其骨子里的東西,這才是其統領感嘆句的基因所在。吃驚必然要感嘆,因為未知(什么)才要吃驚,才會感嘆。問題到這里就完美解決了。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必去公式式的去記憶單詞的各個用法,語言不是數學,人類的大腦也不是字典,必需壓縮空間,對單詞抓住實質,才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有關what的理順記憶就由大連信達雅翻譯有限公司總結到這里,所有的語言都可以按這種方法整理記憶。